数据空间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/数据知识

数据治理路上的“四个魔鬼”

发布时间:[2022-12-07] 来源:网络 点击量:

数据治理前进的路上,始终守着四个魔鬼,只要不赶走它们,就很难到达成功的彼岸。

 

01 业务:数字化颠覆业务流程不好玩

15年前数据仓库刚起来的时候,只知道通过数据归集和建模可以支撑好取数和报表,甚至在分析和决策上也有用武之地。报表的天花板是BI,而BI仅仅是个分析工具,它的确可以让分析做的快一点,但没法直接提升生产力。

因为BI的成果还是需要通过各类管理者的大脑过滤,然后通过管理者的发号施令产生价值。但到底这个发号施令是哪个BI产生的价值,无人知晓也无人关注。

10年前互联网在数字化营销上的成就让眼前一亮,从那个时候开始,大就知道数据的能力必须嵌入在生产流程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,这么多年来一直尝试着用数据来颠覆公司的线下营销模式。

为了客户洞察(比如取数)更快,出现了自助取数工具,然后是标签平台;

为了营销流转更快,出现了营销流程平台;

为了渠道投放更快,人们对接各种渠道,最后还要努力把这些流程节点串接起来。

但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于不需要。

对于许多公司来说,这些工作仅仅被当成了方便作秀的亮点,需要的时候展示一下,不需要的时候就被晾在一边。但即使这样,通过多年的努力,营销人员还是被数字化洗了一遍脑,等到真的需要数字化的时候,营销是第一个成功的。

可惜公司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不仅仅是营销,而是整个经营管理体系,从规划开始。

即使领导能够力挺数据团队,在各种场合为数字化转型背书,但战略的正确不代表就能执行到位,因为负责各个流程节点的人员并没有变动,没有人愿意主动改变,领导提醒一下动一下,但显然不是长久之计。数据团队纵然有巨大的热情去做事,但挑战前所未有,规划、采购、供应链、仓储、物流等等,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。

最好的方式是让业务人员自身觉醒,因为其对自己的业务和流程最清楚,而数据团队做好指导和支撑就可以了,但一方面业务革自己的命很难,另一方面公司没有耐心,再者数据团队也不甘心。

公司需要一个打破熵的人,数据团队是唯一的选择。

 

02数据:数据归集短期很难实现共赢

许多人做了10多年数据仓库,突然发现企业还有那么多的数据没有采集的时候,的确会感到失落。最可悲的不是你不知道,而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,等到真要大干一场的时候,才发现路才走了一半。没有业务驱动的数据采集很难发挥价值

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,提出明确的的业务诉求,数据归集的迫切性跟以前完全不同

数据团第一头要跟业务人员了解业务,拿到业务需求,另一头则要将这些业务需求转化成数据需求,然后去采集这些数据。虽然理论上业务人员要负责所辖业务领域的数据供给,但现实中业务人员往往没有这个职责,只会告诉你,这个数据来自于那个部门,去那个部门要吧。

那个部门不情愿是正常的,因为这些数据一向是其私有财产,虽然数据团队有领导的背书,但别人也有自己的难处和有限的供数能力,没现成数据要重新部署采集怎么办?有数据没现成接口怎么办?要先扩容才能供数怎么办?

从其他人的视角来看,经常是问题比办法多。

不是每个公司都能有一现成的规范和流程为数字化保驾护航,他们的规范和制度,其实也是一代代人后用血和泪换来的

 

03生态:数据团队存在天然生存劣势

数字化首先需要信息化,即业务流程的在线化,这样才能有效留存数据,然后基于留存的数据提供决策支持,从而更好的优化业务流程,最终为企业创造效益。

一般来讲,服务业务流程是业务中台干的事情,而要提供决策支持是数据中台干的事情,以前两者泾渭分明,前者做流程,后者做报表分析。数字化转型第一次涉及到了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协同的问题,合二为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。

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,谁主谁辅。

在数字化起步之时,业务流程的在线化是第一位的,因此,业务中台往往是数字化的核心,但做业务中台的人,往往没有数据思维,比如基于全流程数据考虑问题,导致号称是在做数字化,但其实仅仅做了信息化,对于业务中台来讲,大多数时候决策支持是非必选项。

但数字化要的不仅是流程效率,更要智能化,要能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。数据中台的人有天然的驱动去做这个事情,但仅靠自己又干不成,得依托业务中台才能实现这个理想,这种依赖体现在三个方面:

一是要理解业务和流程,这需要业务中台的配合;

二是依赖业务供给数据,然后才能分析问题,发现问题,研发模型,这也依赖业务中台;

三是要将模型部署到业务流程上,形成模型运营的闭环,这更依赖业务中台。

康威定理说得好,组织架构决定系统架构,只要数据和业务中台无法在组织上做出融合,就会产生协同的问题,因为两者做事的节奏完全不同。

什么叫节奏?

数据中台一贯的节奏是想上就上,因为创新是第一位的,稳定性是第二位的,业务中台则是反过来的;数据中台人员的使命是数据驱动业务,而业务中台人员的使命则不一定,大多时候想得是流程如何驱动业务;数据中台做数据的融合相对是简单的,业务中台做业务的融合则要难得多,而要对其双方的思维需要很长的时间。

因此,数据中台想要鲤鱼跳龙门,得先过了业务中台再说,这需要有很强的外力、智慧的协调和足够的耐心。

 

04人才:留不住找不到可用的数据人才

不同专业的数据从业者,培养的周期是不同的。

培养一个数据开发人员相对简单,在短期内就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,因为有最佳实践,有经验借鉴,有导师可学习,有大量实践反馈的机会,只要愿意花功夫。

培养一个数据分析人员要难很多,因为光懂数据技术不够,还要理解企业的业务和数据,要能跟着业务与时俱进,更要懂得沟通和表达,也许5年才能入门,10-15年才能有所成。

培养一个数据管理人员则更难了,一般都要有数据仓库的开发和运维经历、BI的经历、数据分析和挖掘的经历、甚至有数据产品的经历,然后当你踏上数据管理岗位后,才能理解数据治理到底难在哪里,才能给出综合的数据解决方案。

懂业务、懂数据、懂技术、懂管理,决定了这类人才培养难度很高,能成才者,十之一二。

即使好不容易培养了,这类人才也很容易流失。一是往外跑,因为市场的稀缺性,只要年纪不是太大,谁都需要,互联网是现实版的数据人才黑洞;二是往别的部门跑,最牛的数据分析师最后都成了市场部经理,这类人不会呆在一个缺乏出口的团队。

 

 

中翰软件:专注数据治理17年(http://www.jobhand.cn)

 

 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为本网站原创,或者是在网络搜索到的优秀文章进行的编辑整理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读者朋友们学习、参考。对于分享的非原创文章,有些因为无法找到真正来源,如果标错来源或者对于文章中所使用的图片、连接等所包含但不限于软件、资料等,如有侵权,请直接致电联系,说明具体的文章,后台会尽快删除。给您带来的不便,深表歉意。

 

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匿名发表